今年,俄乌危机爆发,俄罗斯遭到西方国家一系列经济制裁,供应链和市场都产生了较大缺口。另一方面,中俄贸易市场处在不断上升的趋势中。身处外贸行业,能在俄罗斯市场看到怎样的机遇,又必须攻克哪些难题?
艰难中的希望
黑河市作为中国向北开放最前沿、中俄重要国际口岸,黑河聚集了一批做俄罗斯生意的外贸人。但是近几年,疫情让这些做进口生意的企业感到焦虑。疫情以来,海运价格持续创新高,俄乌冲突又加剧了对供应链的影响。中俄贸易商的新机遇:俄市场缺口大,人民币结算或增加
据悉,到俄罗斯的国际物流主要有三个重要的港口,除了海参崴,还有靠近黑海的新罗西斯克,以及北部的圣彼得堡。但是因为国际制裁,很多国际商船公司已经停航了,目前对俄贸易主要靠铁路或公路。
一位了解中俄贸易的专业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海运受阻的情况下,中欧班列呈现井喷式发展。中欧班列发挥国际铁路联运的独特优势,大力承接海运、空运转移货物,为稳定国际供应链产业链、助力中欧共同抗疫发挥了重要作用。
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中欧班列运行数据显示� ��今年一季度,中欧班列共开行3630列、运送35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7%、9%,综合重箱率97.7%,单月开行量连续23个月保持千列以上。
中俄贸易商的新机遇:俄市场缺口大,人民币结算或增加
俄市场缺口大
今年中俄贸易市场数据,在疫情和俄乌危机的背景下却再度攀升。今年前4个月,中俄贸易额达到510.93亿美元,同比增长26%,折合人民币3249亿元,其中对俄出口达到1287亿元,增长11%,从俄进口1962亿元,同比大涨37.8%。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任白明副主任表示,近几年中俄贸易额不断增长,主要源于中俄经贸关系稳定,� �国产品互补性很强,中国产业链比较齐全,而俄罗斯能源资源比较丰富。
中俄贸易商的新机遇:俄市场缺口大,人民币结算或增加
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2021年,中国自俄进口能源产品3342.9亿元,同比增长47.4%,占当年中国自俄进口总值的65.3%。能源合作一直是中俄两国经贸合作中最重要的领域。俄罗斯稳居中国第一大能源进口来源国,保持第二大原油进口来源国、第一大电力进口来源国地位。除能源之外,在农业和食品领域,俄罗斯着眼于向中国出口小麦、植物油、大豆、肉类和糖果。
俄罗斯受西方制裁之后,很多企业退出了俄 罗斯,导致该国市场存在巨大缺口。在过去,中国对俄贸易出口集中在农用机械到小型设备、工程机械、日常百货、服装等品类。而随着欧美等国对俄罗斯的制裁,俄罗斯将更多的采购需求转移到了中国市场。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