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14日星期一

揭秘跨境私域流量怎么做 | 万字长文预警

这是一种能够被多次反复利用和触达的流量。让我们来揭开私域流量的神秘面纱。

大纲(长文必备)


  1. 何为私域流量
  2. 1.1 私域和公域的区别1.2 做私域的好处1.3 误区:被过度解读的私域流量1.4私域流量的渠道多样性
  3. 私域流量的实战应用
  4. 2.1 扩大种子用户2.2 如何运营私域流量2.3 如何借助WhatsApp、TK等渠道助力私域流量
  5. 高效率完成私域流量的诀窍

关于私域,最近非常的火,然后我也看到是有很多都是在宣传的,包括之前去一些沙龙,也会听到一些相关的宣传。出于好奇然后我就去深入了解了一下私域流量,然后我发现他并没有很神秘。所以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最近研究的一个成果吧。然后也先插一下话就是现在Q4其实也是比较忙,还有关于说最近有很多说facebook广告效果变差这个事情,其实我自己也是有感觉到确实是的,大家的焦虑我也是会理解的。所以我觉得在这个时候,大家更应该是去有更多的不同的渠道,了解更多不同的引流渠道。因为独立站,那其实引流的方式有很多种,但是我并不是说就facebook已经没有用,我从来是不认可这种说法的。(本文是我的语音逐字稿,口语化描述比较多。)

公域和私域的区别

首先,私域流量这个我们先从定义上面来说一说,因为有私就有公, 公域流量我通俗的认为其实就好像是大海当中的流量,这个词人人都可以去捞,可以用各种的方式,比如说钓鱼、用水桶或者是徒手捞,那就像是我们引流的各种手段。那从相对来说的话,像亚马逊、ebay和TK这种平台, 他们是算公域的, 我们判断它的标准就是它有没有跟你产生了一些联系, 那如果这些用户是属于平台本身的,相对来说像亚马逊的那种在平台上面的客户,在他还没有转化成你的顾客的时候,就不是你的客户,这个我觉得是很正常的。然后随着现在捞鱼的成本越来越贵, 其实本质上来说就是引流的成本越来越贵,那还有我们的工具就是鱼缸也越来越贵了,所以大家才会有说想要打私域流量的主意。说真的其实在没有理解之前,很多人可能都会觉得私域就像微商,因为他的玩法我觉得跟微商其实还真的有一些相似的。其实私域这个词在海外是没有这个说法的, 就是private traffic的说法在国外也是没有的。

其实在我了解完这个私域流量之后,我觉得私域流量平常我们自己在营销中已经是有接触到的。那就是像我们做运营的时候会遇到的,就是写这些博客,策划一些群组活动,甚至是我们的邮件营销,我觉得这些其实就是私域流量。但是可能在国内的话,他们会更加专业,因为我觉得现在很多营销手段其实就是我们在用国内的那一套去对海外的用户吧,然后让他们也养成了这种习惯。在国内来说,他们就可能会把这些客户的沟通信息去做数据的整理,比如说微信公众号或者是朋友圈,或者是小程序之类的。那他们就去运营, 等他们有鱼了, 其实这些跟捞鱼有一点点不同,这个鱼他可能会有很多分身, 他在你这个池塘里,不代表他不是其他品牌的也是他们的目标的鱼, 所以我们要做的是在一定的自由的情况下,让他记住我们,这个也让他们持续的能够想起我们,那我觉得这个就是私域流量的意义。
归根到底只是想把他们留在我的养殖区, 像放养一样,关键时候记得我们就好了。所以对于私域流量我觉得大家就不用太去概念性,实际上就是把客户流程的方式,看我们怎么去运营这个用户。而且它的精髓跟玩得6来说就是可以通过低成本去跟用户保持互动,去触达他们。那市面上我说的很多私域流量是怎么好做,我觉得只要有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并不是因为热门而去凑这个热度的。像这个图中也对应的也是就私域流量, 所以我我今天也会分享比较多的思路的这种玩法, 那就是像facebook和TK这些。其实不同的社媒、ins这些都有,因为做图标有点麻烦,所以又没有去做了,但是我觉得大家其实是可以理解的。
然后这个图我也把这个路径是引流流程转化,还有什么持续增长的路径,其实在独立站上面可以这样玩的。其实像以前Anker,亚马逊链接放在独立站,他们也是想把在不同的其他第三方平台上面的一些数据导入到shopify上面,就是让他的独立站能够保存用户的数据,或者是说现在也有做这种一件代发,其实他们这种不同的模式下,只要把用户保存下来,就可以继续去运营。那同时我觉得无论是B端和C端对于这个私域的运营还是有一定的意义的。因为它本质上就是运营一个用户,那我觉得无论是做b还做c都是有的。

我这里的图标显示其实就是大家常规来说的一个套路吧,就是可能你是做C端的,你可能做私域的时候,用的比较多的工具就是这些。然后你做B端的可能就是会像领英、推特甚至是WhatsApp。那为什么会觉得领英在C端零售市场上面可能会用的少一些呢?这个的原因因为我以前有做B端 ,因为B端上面其实领英这个平台本来的属性就是比较商务的,而现在做C端的卖货面对的是消费者的个人,所以在领英上面可能就比较难找到精准的客户。所以这个不是我们精准目标运营的一个渠道, 有时候这种必然性的归类还是有它的意义的。

私域优点




那关于做私域流量有什么好处,我这里也总结了一下。
首先就是降低获客成本,因为现在的拉新成本是越来越贵了,这个是不可避免, 而且后续也会有持续增长这个趋势, 因为现在越来越多人来做了,然后很多品类的模式其实就是竞争关系,竞价关系。所以这样子的话,未来至少我不敢说多久,但是未来一两年我觉得如果是从靠广告这种去拉新的话,它的成本是会持续上涨的。大家也都在寻求其他的突破,其实也是为了降低扩客成本,所以就选择了私域流量这个方式。
第二点就是增加顾客粘性,这个就是你运营的好了,那他记住你了,那就是忠诚度也会比较高。这个道理大家都懂就不多说了。

第三点就是提高品牌知名度,那关于品牌知名度,后面一些例子其实大家可以感受的出来的,做私域流量其实不仅是为了带货,还可以在这个过程中给他们植入洗脑, 说的通俗点就是给他们洗脑,让他们对你的品牌、对你的产品产生认可。就算不是你的用户,他也可能愿意为你去推广,那其实还是对提高你的品牌知名度是有好处的。第四点是促进沟通,因为私域流量上面有很多其实是增加了沟通的机会,他们有时候会有很多问题 ,不知道要怎么去跟客服交流或者怎么样,那邮件是其中一种,很多即时聊天工具也是可以帮到的。

被过度解读的私域流量


那关于私域流量有一个误区,我觉得私域不是乱@人的,多了就是骚扰。这个也是为什么这么多人看的私域会觉得私域跟微商有点像,因为我自己也很抵触, 换位思考,你天天刷朋友圈, 会刷到7-8条的那种,说的好听点就是用户多次触达,但是其实像投广告也有这个频次的问题,就你一天这个用户看你几次的话, 虽然他会想起你, 但是他其实还是有一点反感的。虽然每次触达率可能会比较低,但是如果一天发很多次,在朋友圈很活跃的人,他就觉得你很败他的路人缘。所以在做营销当中也要注意这一点,就不要过度的去骚扰客户,无论从邮件营销还是从即时聊天这两个角度, 这个就是我觉得大家常见的一个误区吧。

私域流量的先决条件



讲到底私域流量还是要有一个基础条件, 就是有公域后才会有私域,因为你连公域都没有, 所以有很多时候有人说我的邮件营销为什么做不好,然后我问他的邮件就是他的客户的类似有多大的时候,才几百个,那我想说你本来的种子用户就那么少, 就算你的邮件真的是做的内容很好,可是就只能获那几百人, 这是个概率的问题。做私域流量的第一步还是要去公域流量里面获得我们的第一批种子用户, 那对于种子用户也是要做一下调研的, 就是要知道我们用户的性别年龄还有学历,他们的一些职业,甚至是他的一个地理位置,因为像美国也有很多区,其实不同的区像做fashion的这个内幕的时候,他们的一些审美甚至都会有一点点差异, 那更何况是不只是做美国, 而其他国家都有做。所以要去了解这些种子用户的基本信息,然后去推断 ,去寻求他们的需求,就是说他们起号或者什么样的,这些都要定位清楚,然后才能够从公域当中去捞一下精准一点的私域。




那我要怎么去调研呢?那这个方法真的很多,但是我知道你们肯定会问,那我也举例一个就是做问卷调查,做问卷调查有很多方式都可以做, 你在shopify的后台,也可以通过插件去配置进行问卷调查,你也可以专门做一个页面做问卷调查, 甚至你也可以在你的社交媒体上面,例如facebook这些去做问卷调查。但是做问卷调查的时候,就是一定要基于一些关键的核心点, 做问卷调查的题目的设计,这里我也可以插一下就是我现在在做那个跨境爱,就是想说大家交流娱乐,因为最近真的比较忙,所以就没怎么去推进这个事情,推进的有点慢。但是其实做这个事之前,每一道问题的设置其实都是有他背后思考的意义的。例如想说通过这个问卷,让大家包括我自己也可以了解到用户到底是从哪里知道你的, 还有他们的需求是什么,甚至你还可以知道他们职业,因为不同的职业的人他们其实有一些公共的需求的,例如长期在户外的,那他可能会对一些户外的物件特别感兴趣,以及他们最终购买的原因,还有愿不愿意把你的产品推荐给朋友。那我也截图了一个例子,这个也是我在网上看到其中的网站是有做这个问卷调查的。

跨境电商私域流量布局

私域流量怎么做,给大家一些启发的思路,那首先就是facebook群组的私域流量到底是怎么做的,那这个的话之前也很开心参加过一次出海笔记的会员线下交流,那一次的话我记得有一个瓜友,就他问我如果有十几个群组,要怎么整合在一起。那当时候其实我听到的我第一反应是觉得这不是简单的整合,因为你简单的整合只是凑出你数量上的多,但其实这个是没有太大的意义。因为在数量很少的时候,你是想快速积累数量, 这个可以理解,但是如果数量到达一定的程度的时候, 其实数量增长变化,数字上面的一些呈现吧。其实对于我们的运营这些用户来说,它并不是说很重点,那我们其实更加的是应该在每一个群组,把他每一个群组都再去继续壮大,继续去搞下去。

例如, 可以去群组里面去做一些小活动,可以尝试做一些give away去引流,或者说有一些活动是在公域跟私域都可以同时举办的。那这个又是什么意思呢?就好像说在facebook有一个搜索框,可以在搜索框上面搜一些关键词,通过关键词去定位,找到一些帖子跟一些主页是相关的 ,让我们去混个脸熟,顺便就把那些人拉过来进我们自己的群组了。我们也可以给他们发布一些我们的活动,就是我们活动不是我们的现在的group的成员也可以参加,但我们如果进了group的话,增加他的中奖几率这些。因为facebook上面其实有很多群组都是免费的,有一些可能要加入的话也要讲清楚自己的来意。那如果在这种群组上面去乱发帖,大家也要注意,有一些像刚刚我说的这种加他的时候是要有这个证明的,那就是要说明一下来意。我觉得大家在发广告前就一定要先征得人家群组的同意。因为如果不给发的话,你可能直接连帖子都没被发布呈现出来过,就会被删被踢。那如果你觉得有一些人是很粗暴,他就是想要批量这样子做的人,他们是会直接触爆发,或者是发在群组里面别人的帖子下面,那这种就是比较粗暴一点的玩法。得做品牌的话我就不是很建议这样, 因为我觉得品牌还是给人感觉不要那么low可能会好一些 ,而且这种方式他留的可能很多都不是说我们同行竞争,但是他就像那种牛皮癣那样到处乱发,在其他海外用户身上会对我们的品牌形象造成打击的。

AARRR增长模型


那这里我还要给大家说一下有一个理论叫做两个A三个R,这个理论的话是一个用户增长模型,这里也给大家分享一下A代表的是什么,A代表的是获取acquisition,就是说用户是怎么样发现你的,例如像我们现在来说的话,他可能是通过SEO来的,关键词的免费流量或者是付费广告呈现的。然后再是怎么去激活, 激活这里的话我觉得不仅是第一次购买, 而是第一次接触我们给他带来的体验,就是从五官上的触觉,视觉这些带来的体验。
第三点的话就是R,R就是留存,在独立站上面来说的话,主要体现的就是它的复购,想办法去给他设计一些营销活动来让他复购,就达到了他的变现,收入变现就是另外一个R,revenue。就是说他可以持续的去变现, 然后再通过传播、推荐来去做持续,两个A三个R我觉得在私域上面,已经不仅仅是在最后那一个环节上面去做,就已经开始去做裂变了,其实在激活第二层的时候,就已经一直持续的不断的运营, 就是私域流量的运营,我觉得就是从第二个A开始就已经会一直持续的有了,就是在他们没买之前,我们就已经要开始把它裂变,要开始去运营。当然传播这里的话其实是有两种的,有一种是正向,有一种是负向,就是负向的裂变,负向的传播。
因为我之前在玩facebook也会收到有一些,就是你不把这个转发到三个群里面,那你就会怎么怎么样。我没想到连外国都有这种,就之前早期知道的时候是国内的,我没想到海外都有这种。这些思维上面的东西很多海内外还是相通的 ,可以多学习一下。这个增长模型,这个漏斗越往下层,用户也是会越来越少的。在这个过程中, 我们不仅要做管理裂变,其实我们还同时要做好筛选给这些用户一个标签,就比如说facebook群组上面的运营其实也是用到了这一个的。因为我们在获取用户激活的时候, 其实就已经开始裂变了,通过不同的群组去引导他们加入我的那一个大群。然后还有另外的一种就是还会在群里面是怎么去运作,怎么让那个群活跃起来。其实这个我自己也要检讨一下,就是我自己的那一个群, 到后期我真的没有时间去活跃,其实会变一个死群。群组都是会这样,那我们要做的其实是要保证这个群组的活跃度活跃起来,那这时候其实我们刚刚在筛选用户的时候就有一个好处了,就应该要选一些,就是有一些不一定是我们的购买者, 但是他们是愿意为我们传播的,也要把这种用户也要筛选出来,因为这种用户其实就是给我们做一个有用的裂变的。

Giveaway如何策划

那具体的话要怎么去操作,像很多时候很多人就会问giveaway,我觉得大家都听到很多, 但是现在facebook上面搞giveaway的话,确实效果是有点越来越差 ,而且他搞得成功的要素其实还是蛮多的,并且现在规矩也越来越多,大家都知道facebook现在是越来越严格,要注意的东西还是很多, 我这里也列了出来。
第一个就是只能从企业账户而不是个人资料里面去运行facebook比赛,就是说现在你自己个人发这种是不行了,你怎么样也是要有一个page上面去发布这个东西。第二点是明确与facebook是没有任何的关系的,就facebook现在也很怕大家就是很多冠名,伪造冠名的是facebook官方去承认的或其它的这种。因为涉及到这些的话,可能就会对整个平台的影响也不是很好。
第三点就是规则也要清晰,条款也要清晰,所有的奖品和规则都按规定, 其实这个我在ins社媒0-1的那个分享上面其实我也有说过。giveaway搞得好不好,其实搞giveaway大家都知道,就是在giveaway奖品的选取,目标用户这些都是要有一定的筛选的。如果你送的东西不会吸引,或怎么样的话,那你的效果肯定也不好。而且还有你的品牌知名度,你都传播不出去,就算送一个ipad,但是如果我没有人给我去传播的话,没什么人知道,那它的效果肯定还是不是很好的。那其实现在也可能会有人说,既然限制的那么严格,还要怎么做。其实大家还可以通过第三方的其他的应用来去做facebook的比赛,就例如之前另外有一个嘉宾他也有分享过,做一些抽奖奖品的活动, 现在shopify上面有app可以接入,那他们也可以在facebook去举行的。

例子

用工具可以快速获得一些群组。我是有用工具的, 因为自己一个个手点还是比较慢的,现在用工具用的也越来越成熟,确实是很方便。但是工具有一个坏处就是你可能觉得太方便了, 你就随便的去搜关键词, 没有经过太多的思考, 这样的话题的效果也不是很好, 这个也是我个人自己在操作中的一些感悟吧。
然后facebook设置竞赛的时候,其实我们还要把它弄得质量更好一点, 这个图是一个facebook一个搞一个抽奖活动的, 一个搞活动的一个界面, 那我们可以看一下像这一个界面里面就涵盖的还是比较清晰,但是这个其实是站内的,我们可以用其他的工具去做,版面其实会更好看、 更漂亮。其实我觉得比起在facebook上面搞,facebook更加可以是作为一个传播然后把他们再引到我们相应的页面,我觉得这样效果其实是会更好的。原文转载:http://fashion.shaoqun.com/a/815894.html


sonar:https://www.ikjzd.com/w/215
sca:https://www.ikjzd.com/w/2424
清库存:https://m.ikjzd.com/articles/103628
c79:https://www.ikjzd.com/w/1016
干货|东南亚选品避坑指南:https://m.ikjzd.com/articles/155984
英国工商注册白皮书发表:将迎来这几大变革(上):https://m.ikjzd.com/hegui/article/155997
告急!深圳按下"暂停键"!部分货代仓库暂停收货!船司居家办公通知!物流供应链受阻...:https://m.ikjzd.com/articles/155996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