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的很多坑,没写在书里。
海外,一直是企业放不下的具有想象力的空间。作为近年消费赛道的"热门选手",新茶饮品牌在出海征程上同样动作频频。
蜜雪冰城财报显示,截至2025年6月,海外门店总数达4733家,下半年进军巴西、美国;喜茶海外门店数量正式突破百家;柠季以全新品牌"BOBOBABA"入驻美国;牧白手作将门店开到了非洲……
据茶咖观察不完全统计,截至2025年9月,已有超45家品牌在海外开设近1.5万家门店。有的高调进军欧美,有的深耕东南亚,还有的尝试撬动中东市场。
然而,每一个市场,都藏着独特的挑战。
据了解,喜茶在美国湾区的单店开店成本高达100万美元,其中60万美元用于基础装修、设备及首批物料等硬性投入,另外40万美元则主要用于争夺黄金地段所需的"入场费"。
供应链同样是一大难题。业内人士透露,除鲜果、牛奶等较便宜的材料可本地采购之外,杯子、餐具和周边产品等仍高度依赖国内生产,再通过物流运往东南亚等地的加盟商。成本尚且可以控制,但供货稳定性却难以保证。
去年4月,小红书等平台上就涌现大量关于蜜雪冰城缺货的吐槽,有马来西亚用户反映当地门店"只卖柠檬水",甚至有人怀疑这些店是否即将倒闭。
除此之外,复杂的法规、多元的信仰、迥异的口味偏好……无不在考验品牌的应变能力与战略耐心。
在一众出海的茶饮品牌中,甜啦啦的表现较为亮眼。截至目前,甜啦啦在全球拥有超8000家签约门店,其中海外门店超过200家,仅印尼就有百余家。
9月16日,在 GDMS 全球数字营销峰会上,甜啦啦海外事业部负责人谢观海结合实践经验指出,即使品牌在全球已有影响力,进入新市场仍需耐心培养消费习惯,并配置足够的本地资源,而只有深谙本地平台和消费动态的团队,才能捕捉市场机会、做出有效决策。
他还分享了甜啦啦在出海过程中踩的4个坑:
一是文化差异的隐性壁垒,比如印尼团队的6位当地华人高管竟有5种不同信仰;
二是货币汇率波动的风险,印尼盾两年内汇率从1:1900 跌至 1:2250;
三是合作对象的选择;
四是门店选址的逻辑。
他进一步强调,海外团队需以本地化人才为核心,营销只是业务抓手,"一杯好茶"才是品牌沉淀的关键;面对旧商业模式失效、产业逻辑颠覆的现状,品牌需想清出海目的——是差异化竞争、深耕细分赛道,还是周期套利,唯有想透这一点,才能实现从"被动出海"到"有规划出海"的转变。

以下是甜啦啦海外事业部负责人谢观海的演讲全文(经茶咖观察编辑,有删减):
纵观来到中国的海外品牌,我们可以学习到以下几个点。
首先,无论品牌在全球发展得多好,进入一个新市场时,依然需要耐心培养当地消费者的习惯,并评估在该市场投入多少资源。其次,出海品牌要想做得好,必须创造本地价值,与当地的生活水平、购物习惯等社会发展阶段相匹配。最后是适配性,即品牌如何与当地的客户共同成长。
茶饮行业有自己的发展历程。从90年代台湾春水堂研制出第一杯珍珠奶茶起,我们进入了茶饮细分赛道的元年。当国内涌现大量不知名品牌时,茶饮的2.0时代到来。而现在,我们正处于茶饮3.0时代——从"多"走向"精"。
如何"精"?我们有几种细分方式:一种是按产品分为轻乳茶、珍珠奶茶、鲜果茶等赛道;另一种是按品牌级次和类型划分,如喜茶、霸王茶姬、奈雪等代表高端路线,茶百道、沪上阿姨、古茗等品质相当但定价低5元左右的"平替",以及以蜜雪冰城、甜啦啦、益禾堂为代表的平价品牌,瞄准全量人群,追求高质量和低价格。
谈到行业,就避不开"健康"话题。据不完全统计,约76%的中国消费者会主动减少糖分摄入。
聊这些,是想告诉大家,到了海外,不但要遵循我们在中国积累下来的这些经验,还要适应当地的消费习惯。
第一,海外市场的口味和口感更加多元化。
第二,大部分海外消费者比国人更嗜甜,他们并非不懂健康,而是更追求"肥宅快乐"。
第三,更偏好冰饮。这不仅是东南亚,其实喝热水更像中国人的习.........
"出海的很多坑,没写在书里。海外,一直是企业放不下的具有想象力的空间。作为近年消费赛道的"热门选手",新茶饮品牌在出海征程上同样动作频频。蜜雪冰城财报显示,截至2025年6月,海外门店总数达4733家
原文转载:https://www.kjdsnews.com/a/2413429.html
"法国CCTV"黑五当晚报道速卖通万人晚会,高价值单品成交翻倍! 速卖通"母婴行业"需求暴增!带你了解母婴行业选品趋势 波兰11月电商平台访问量:Allegro第一 亚马逊第八 薇娅被罚13亿,跨境卖家税务怎么说? 越南本土电商能否与Shopee和Lazada竞争? Lazada GMV 在东南亚六国突破210亿美元,年度活跃用户突破1.3亿 近期3起案件!涉及大量商标和版权!卖家速查 行业|甜啦啦谢观海:我们出海踩了4个坑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