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跨境电商的众多品类中,大件家具一直被视为"难啃的骨头"。体积庞大、物流成本高、售后复杂,这些天然门槛让许多卖家望而却步。但一位97年出生的安吉小伙却偏偏选择了这条"最难走的路"。
没有雄厚资金,没有行业背景,甚至连跨境经验都是零。但他凭着安吉家具产业带的资源和一股不服输的劲头,在一次次"翻车"中不断补课,最终仅用5年实现了从零到年销2500万美金的惊人突破。
今天,我们走进霖生家居创始人宋易霖的故事,听他如何从白手起家,到跻身亚马逊细分类目头部卖家的成长历程。


2020年,还是大四学生的宋易霖,因大环境影响暂时留在家乡安吉。当身边不少同龄人把这段日子当作难得的假期时,他却不甘于虚度这段特殊的"空窗期"。
背靠"中国椅业之乡"安吉,身边优质的家具厂随处可见。看着身边成排的家具,他动了创业心思:干脆把这些搬到网上试试。于是,他一头扎进了国内电商。
他的想法很简单——供应链现成,工厂熟门熟路,起步应该不会太难,但现实很快给他上了一课。
软体家具竞争激烈、品牌集中度高,利润空间被压到极限,短短几个月,他不仅没赚到钱,反而赔了不少。

在机缘巧合下,他发现国外家具需求巨大,竞争压力相对较小,加上手头刚好有合适的产品。他敏锐地意识到,跨境出海可能是更值得投入的方向。
2020年底,宋易霖开始把重心逐步放在了跨境电商领域。


凭着"有产业带资源,又有国内电商经验"的底气,宋易霖一开始走的很急。他联合工厂直接发了几柜货,"想着先把量跑起来",没想到开局迎接他的是一场"退货潮"。
一款单柜量高达135件的产品,竟有六成存在质量问题。大量退款和差评接连而来,链接排名瞬间坠崖,流量清零,最后连回款都难以收回。

更让他崩溃的是随之而来的"物流连环坑"。为了省成本,最初与几家"不靠谱"的物流和海外仓合作,结果货到了港口,却迟迟提不出来,原本应该2-3天交付的货物,提柜时间一推再推,有时候甚至能拖到1-2个月。好不容易入仓后,又遇上发货延迟、丢件、错件等履约问题,买家投诉接连不断,店铺绩效急速下滑,最后甚至被封。

这让他彻底意识到,跨境生意并不是单靠"资源"和"经验"就能成功的,必须从头"补课"。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