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叠加后疫情时代经济下行,国际贸易风险加剧。
针对美国市场,不法分子常借华人身份搭建"信任桥梁",冒用知名企业名义诈骗,令中国出口商损失惨重。
出口商:汕头某公司
进口商:美国某公司
案例背景
2019年,汕头某公司经朋友介绍,与自称"美国纽约州某知名贸易公司员工"的华人对接。该华人称纽约公司有大额采购计划,主动提议"可投保出口信用保险",还给出比市场价高5%的采购单价,这一系列操作,迅速打消了汕头公司顾虑。
一切进展貌似十分顺利,双方以FOB拟定180万美元合同,华人回传加盖"纽约公司名称"印章的合同后,汕头公司45天完成备货,按其指示联系指定船公司出运,发往加州洛杉矶港。然而货物抵达后,付款期已过仍未收到货款,华人彻底失联。
情急之下,汕头公司委托"催全球"调取纽约公司企业信用报告,试图追讨损失,此时骗局才浮出水面。
信用报告揭示风险
催全球调取纽约公司企业信用报告,并联动美国当地渠道核查,揭露了汕头公司交易前忽视的多重风险:
01
企业名称里的"致命标点"
信用报告显示,纽约公司注册名称为"XX Trading Co LLC"(无标点),注册地在纽约州曼哈顿,当地渠道调查发现纽约公司无该华人员工记录;且明确"未授权第三方在加州开展采购,近期无180万美元大额采购计划"。
但汕头公司持有的合同印章、提单收货人名称为"XX. Trading Co LLC"(多1个英文句号)。这一微小差异是不法分子的"精心设计"——既视觉相似,又规避"直接伪造"。而美国各州独立的公司注册体系,也为这类 "高仿名称企业" 跨州注册、分别运作提供了空间,让骗局更具迷惑性。
02
港口、地址的"逻辑漏洞"
信用报告显示,纽约公司主营美国东北部,但汕头公司货物被指定发往加州洛杉矶港,与纽约公司常规业务区域不符。
提单显示,记名收货人联系方式是洛杉矶华人区号码,收货地址为加州某仓库,与纽约公司注册、经营地址无关。更关键的是,涉案船公司违规操作:依美国《联邦海运法》,记名提单提货需企业文件或授权书,但该船公司仅凭"到货通知书"放货,且未留存提货人信息,给不法分子转移货物可乘之机。
03
"高仿公司"的真实身份
通过调查"XX.TradingCoLLC"(带句号)的企业信用报告显示,该公司实际注册于加州,2016年成立,注册资本仅5000美元,与纽约公司无股权、人员关联。其预留联系方式与涉案华人一致,注册地址即提单收货地址——不法分子提早注册"高仿公司"骗取货物,转卖牟利。
综上,骗局逻辑清晰:华人身份降低信任门槛→"高单价+信保承诺"诱签→"标点差异"伪造名称→"高仿公司"收货→违规船运转移货物。汕头公司因未事前核查信用报告,错失风险识别时机。
<............. 原文转载:https://fashion.shaoqun.com/a/2392868.html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