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TikTok、TEMU、亚马逊、Ozon等跨境平台纷纷加大封控力度,大量卖家遭遇账号封禁、资金冻结、商品下架等问题,行业迎来新一轮洗牌。平台规则持续收紧,"躺赚"时代已经结束,合规经营成为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TikTok Shop美国站严打违规,数百店铺被封
据悉,TikTok Shop美国站近期展开大规模合规整治行动,数百家中国跨境店铺因违规操作遭遇封禁,标志着平台正式进入"去粗放化"运营阶段。
此次风控升级精准针对跨境电商行业长期存在的三大顽疾,具体如下:
1、低质铺货:部分卖家为追求短期利益,大量上架低质量、同质化商品,甚至有卖家在5天内突击上架超1000个商品,严重扰乱平台商品生态,降低用户购物体验。
2、店群矩阵:一些卖家通过批量注册多个店铺,形成店群矩阵进行套利,破坏了平台公平竞争的环境,也增加了平台监管难度。
3、仿牌侵权:仿牌侵权行为不仅侵犯了品牌方的知识产权,还损害了消费者权益,对平台口碑和长期发展造成负面影响,成为此次严打的重点之一。
TikTok Shop美国站新规明确要求,跨境店铺必须提供企业资质证明、本土化运营地址及税务登记文件,同时引入"账号健康分"机制,对商品质量、物流时效、客服响应等维度进行动态考核,评分过低者将面临流量降权或直接封店。
二、强化资质审查,TEMU美国本土店遭批量关停
因注册信息不合规,大量TEMU店铺被封禁,商品被强制下架且无法补货,用户无法查看和购买,本轮清扫让依靠"资料店"快速起盘的卖家遭遇重创。
虽然卖家可以在六个月内提交申诉,但整体难度较高。必须法人本人手持证件拍摄视频,并结合谷歌地图定位验证录制视频,操作流程麻烦不说,通过率极低。
做TEMU半年账号被封的卖家对此深有体会:"货上完没多久,投流才起量,就被平台限制提现,说我们资料存疑,申诉几次无果,30万直接被冻结。"
不过,也有卖家反馈近期封号原因并非单一注册信息不合规,还牵涉疑似关联操作、商品合规、联系方式欺诈、地址信息不实等,相关卖家均需重点关注。
从保证金上涨、跑水账号整治,再到最近的店铺注册资料清查,TEMU多次行动的背后,不仅是是对合规的高度要求,推动平台生态的规范化和健康化,更在传递一............. 原文转载:https://fashion.shaoqun.com/a/2309856.html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